新闻中心
日前,记者从北大荒集团获悉,根据对所属113个农(牧)场的实割实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,2022年,北大荒集团粮食总产量达到451.3亿斤,预计粮食商品量在428亿斤左右,连续12年粮食产量稳定在400亿斤以上,粮食生产实现“十九连丰”。北大荒开发建设75年以来,累计生产粮食10022亿斤,商品粮累计达到8545亿斤,进一步压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“压舱石”作用。
孙宪东是普阳农场七管理区水稻种植户,他去年种植的520亩水田中,有250亩参加了高产创建实验项目,亩产突破了740公斤,平均单产比2021年提升了100公斤。孙宪东告诉记者,水稻丰收得益于农场通过全面构建水稻高产新技术体系,实施粮食产能提升工程,全场5000亩水稻高产示范区丰产丰收。经测产验收,在25个高产示范地块中,有21个水稻标准水分亩产量超过700公斤,最高亩产813.3公斤,粮食产能提升工程基本取得预期效果。
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,北大荒集团今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566.8万亩,粮食综合单产达到988.3斤/亩,其中,水稻单产1240.7斤/亩,小麦单产606.1斤/亩,玉米单产1330.8斤/亩,大豆单产365.6斤/亩,薯类单产(折粮)856.1斤/亩,均比2021年有所提高。
在北大荒开发建设的75年里,提升粮食产能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。特别是近年来,集团党委进一步深入实施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探索出了“四良八化”现代农业模式,成为北大荒粮食生产连年丰收、粮食作物综合单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密码。
组织化程度高、农业现代技术到位率高和农业技术成果集成转化快的技术优势,是粮食稳产增产的核心支撑。北大荒全面构建了“良种良田良法良园配套、农机农艺农人农地融合、生产生态协调”的标准化、可复制的“北大荒农业生产模式”,同时,坚持系统化、集成化完善“种管收储加销”体系,坚持精细化、标准化实现全方位“工厂化”管理,坚持信息化、智能化打造“集群化”智慧农业先行区,坚持绿色化、品牌化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,重点围绕优化种植业结构、夯实农业基础设施、强化科技支撑应用、良种繁育和示范、全产业链农业标准化提升、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示范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。
强国必先强农。北大荒集团勇担乡村振兴重任,切实扛起作为农业强国“王牌军”的使命和担当,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业,系统总结出了北大荒“1241”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,并在全国粮食生产优势区先后成立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3家,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5270万亩,带动小农户350万户,增产21.5亿斤,增收25.8亿元,降低生产成本1.1亿元,进一步巩固了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础。
(责任编辑:张雪)
本文由焦点平台编辑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hazenda.com/news/974.html